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,是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、形象思維能力、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。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呢?幾年來,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五個方面:
一、認真看圖,培養觀察力
看圖寫話,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眼睛看,看是基礎,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,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??磮D說話之前,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,才能有深厚的理解,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。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,就等于交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。但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,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,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毫無頭緒,不知該如何下手,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旁邊好好引導,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。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,或從上到下,從下到上;或從遠到近,從近到遠;或從左到右,從右到左:或從中間到四周。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,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、相貌、服飾等,弄清人物的性別、年齡、身份;從人物的表情、動作,推測人物的思想,以及他在干什么,想什么;還要觀察周圍環境,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,什么地方等,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,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、連貫的事物,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,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。
二、合理想象,培養想象力
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,而且比較單調,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,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,進行合理想象,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,活起來,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。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,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,有時,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,讓學生的想象自由馳騁。但是看圖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齊放,從“異”字入手。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,盡量讓學生創新思維,進行大膽想象,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,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。
三、看圖說話,培養口頭表達能力
口頭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,是書面表達,即寫作的有力基礎,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。所以,我們應該把看圖說話當作一個重點來抓,是培養其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。有目的、有計劃地進行“看圖說話”教學,可使學生在認識事物、口語表達的反復實踐過程中,提高讀寫能力,增強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,進而發展智力。
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,求知欲強,善于模仿,喜歡表現自己,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,具體思維占優勢。但是由于沒有經過說話訓練,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,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搭后語,跳躍性很強,有時重復,有時帶有語病,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,剛開始的目標不應過高。
四、看圖寫話,培養書面表達能力
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,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“時間、地點、人物,干什么”就行了。慢慢地,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,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,可以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,更要寫得具體、生動,寫出人物的語言、神態、動作等。
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,但是學生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、有趣的。充滿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,寫滿了他們的善良和活潑。那一句句天真爛漫的話語讓我們為之感動,為之欣喜若狂!
五、創設園地,培養寫作積極性
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,越來越自信,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可認和肯定,享受成功的喜悅。我在教室一角開設一個“我的作文展”。把班內較好的作文隨時上墻展覽。學期結束,把他們的哪怕是幾句或一段話或幾篇文章收集成冊,并進行打印,拿回去給爸爸、媽媽和朋友們看,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。這樣等于在他們心中點了一把火,一把學生心中燃燒的希望之火。我相信這種樂觀向上的心理才最為可貴。
開原市紅旗小學 李 梅